肌肤喂药调理风湿骨痛
综合采用中药泡洗疗法、药罐疗法、穴位贴敷疗法等3种传统外治法,通过“肌肤喂药”(外用药物,透皮吸收),以温经通络、行气活血、消肿止痛、柔筋缓急,对调理风湿骨痛、改善血液循环、提高免疫力、消除疲劳、缓解压力、排毒、养生等均有良好的效果。中药泡洗疗法、药罐疗法、穴位贴敷疗法历史悠久,使用方便,深受普罗大众欢迎。例如,古代宫廷常用麝香、沉香等煎水泡洗,以提神醒脑、消除疲劳;民间常用菖蒲、艾叶等煮水泡洗,以防病强身。

适用范围
• 新旧跌打损伤疼痛(手、腕、肘、足、踝、膝)
• 各种关节炎(如退行性关节炎、风湿性关节炎、痛风性关节炎)
• 肩颈部肌肉紧张、腿抽筋
• 高血压、失眠、疲劳、精神压力大
• 强身保健
特点与优势
1 作用直接,适应症广
泡洗、拔罐、贴敷直接针对病痛部位,且药物透皮吸收,其适应症遍及临床各科,尤其是风湿骨痛,对许多沉疴痼疾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2 安全可靠,疗效确切
泡洗、拔罐、贴敷属传统中医的“内病外治”法,药物经皮肤吸收,不需要口服,既能保证药物效力,也避免了药物对胃肠道刺激和肝脏、肾脏负担。同时,所用药方来自于长期临床经验,疗效确切。
3 无痛无创,易于接受
泡洗、拔罐、贴敷无创伤、无痛苦,对于怕针者、不肯服药者、老幼虚弱者尤为适宜。
治疗原理

中药泡洗疗法既能直接刺激局部重要的穴位、经络,又能借助热力使局部血管扩张,血管通透性增加,使中药有效成分透过皮肤,进入血液循环。

药罐疗法治疗原理有三:其一拔罐的负压能牵拉皮下神经、肌肉、血管,调节它们的功能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;其二拔罐的负压使局部一些小毛细血管破裂,红细胞中血红蛋白被释放出来,刺激并增强身体免疫力;其三拔罐的负压增加局部血管的通透性,使药液快速透皮吸收,直达病灶。

穴位贴敷疗法能刺激穴位,激发经气,通过经络传导,以调整脏腑功能;同时,药物经皮肤吸收进入血液,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。
以上疗法互相配合,既有药物本身的治疗作用,又有对穴位的刺激作用,通过调和周身气血,平衡脏腑功能,达到改善体质、治疗疾病的目的。
以上疗法互相配合,既有药物本身的治疗作用,又有对穴位的刺激作用,通过调和周身气血,平衡脏腑功能,达到改善体质、治疗疾病的目的。
治疗步骤
中药泡洗疗法 | 1. 将特定中药配方煎制成的中药原液与热水混合,温度保持在摄氏40度左右; 2. 将病痛部位浸入,持续20~30分钟; 3. 治疗结束,将皮肤擦拭干净。每周2~3次。 |
药罐疗法 | 1. 取合理体位,充分暴露拔罐部位; 2. 将特定中药配方浸制成的浓缩液喷洒在穴位或伤痛处; 3. 负压拔罐5~10分钟; 4. 起罐,将皮肤擦拭干净。每周2~3次。 |
穴位贴敷疗法 |
1. 用酒精棉球将局部擦拭干净; 2. 将中药配方制成的药膏贴在穴位或伤痛处,外用纱布包扎固定; 3. 24小时后取下。每周2~3次。 |
注意事项
1. 局部有皮肤破溃、严重感染者,不宜泡洗、拔罐、贴敷。
2. 孕妇腰骶部及腹部禁止拔罐、贴敷。
3. 高血压、气喘、心脏病者初始泡洗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,若无不适,再逐渐增加泡洗时间。
4. 特异体质者在泡洗、拔罐、贴敷过程中若出现过敏反应,应立即停止治疗。
免责声明:虽然我们采取一切谨慎措施以确保内容准确性,但是对于此处包含的信息是否准确、完整,我们不予保证,也不承担任何与此相关的法律责任。这里所提供的资料没有/或暗示代替专业医疗建议,任何关于您个人健康问题请经常咨询您的家庭医生和/或合格的健康专业人士,此处包含的信息不能视为专业医疗诊断和/或治疗目的。